财经聚焦|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首批银行间科创债黑料永久页:黑料永久页每日最新黑料与吃瓜大事件汇总航,首批银行间科创债亮相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题: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首批银行间科创债亮相
新华社记者吴雨、任军
9日下午,一场路演交流活动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进行,首批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的8家企业代表依次亮相。这标志着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工作启动,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启航。
当前,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元化融资体系正在加快形成。特别是债券市场,具有资金筹集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等特点,被赋予更多期待。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即将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在相关部门筹备数月后,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的若干举措已于日前对外公布。
“针对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的特点,我们对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制度安排进行了完善,健全了与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体系。”潘功胜在近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
记者了解到,不少科创企业对于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很感兴趣。
“科技型企业要坚持创新,需要周期长、成本优、品种多的资金工具支持。”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段大为说,债市“科技板”推出的一系列创新设计,灵活匹配了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丰富了金融支持工具的品类组合,为企业科技研发和产业应用装上了强有力的“债市引擎”。
股权投资机构是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据统计,股权投资机构参与支持了我国近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
但过去一段时间,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投机构等股权投资机构在募资、投资、退出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为更好支持股权投资机构,‘科技板’进行了精心安排。”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认为,以债券市场为切入点,支持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投机构发行8年期、10年期等长期限债券,可推动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形成良性循环,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科技创新债券的期限可达5年以上,这和基金投资期限比较匹配,有助于把从债市融到的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玮表示,从债市着手破解创投机构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成本偏高等结构性难题,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科技创新债券得到市场积极响应。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包香明介绍,目前,首批36单科技创新债券已公告发行规模210亿元,包括京东方、科大讯飞等22家科技型企业,以及元禾控股、鲁信创投等14家股权投资机构。
据中国人民银行初步统计,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机构参与。
债券市场“科技板”将支持哪些领域?
记者了解到,债券市场“科技板”主要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科技产业。
日前,由中信银行主承销的15单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集中公告发行。中信银行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匡彦华介绍,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具有项目多点开花、鼎力支持民企、产业投向精准、培育耐心资本等特征,涉及人工智能、新能源、先进制造、农业现代化等重点领域。
另外,参加此次路演的西安中科光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杨婷介绍,本次公司募集的债券资金中,不低于80%将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主要投向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光子产业。
加速推动债市资金流向科技领域,要进一步打消发行人和投资人的顾虑,增强市场信心。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
张旭认为,股权投资机构在债券市场发债融资较少,成本较高,风险分担和增信措施有助于将债市资金引入股权投资行业,支持其发行更长期限的债券,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培育优质科创企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创新是一项没有终点的长跑,金融支持更需要持之以恒。”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曹媛媛表示,希望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桥梁”,推动更多金融“活水”涌向创新高地,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金融力量。